•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原永民的25载飞机梦
  • 原永民的25载飞机梦

    时间:2018-11-16 07:22:00  来源:千龙网  作者:

    1993年初春,中关村出了个轰动新闻:科源酒家的老板开飞机制造厂了!

    科源酒家就在中关村一小旁边,五层,火的不得了,到了饭点,吃饭的人多到排不上队。

    老板原永民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人,1974年初中毕业插队回来后,17岁的他在海淀饮食服务公司上了班。“凡是赔钱的点儿都让我去干,我知道怎么挣钱。”忆当年,63岁的原永民青春焕发。因为干得好,别人工资才几十块钱,原永民的奖金就100多块。

    1986年,国企改革,经营不善的中关村面馆被拍卖,起价8万元,叫了7轮,以14.2万元成交,买家就是原永民。这就是后来的科源酒家。

    地处中科院腹地,周围被中科院数学所、计算所、物理所等包围,还有清华、北大等高校,科源酒家的食客里多是知识分子。那是“科学的春天来了”的年代,也是科研工作者下海经商热的年代,每天,原永民眼前都在上演“中关村财富梦”。“谁挣着钱了我都知道,一进来就点‘油焖大虾’的准是!”原永民笑着回忆。

    一天,当地派出所副所长来聊天,“有一哥们有个项目,南京一个大学教授转让造飞机的技术,340万元,要不要?”

    这话别人听了兴许当个笑话,但原永民当真了。原来他一直对飞机感兴趣,订了多少年的航空杂志。“肯定行,能发展!”尽管连飞机都没坐过,但原永民却一下子铁了心。

    用科源酒家的房子做抵押,去银行贷款500万元。行长不放心,让原永民把媳妇也一起叫来。去工商办执照,工商也惊了:民营企业要造飞机?还是家餐厅?没办过!

    但海淀区各级政府部门有鼓励创新、敢于先行先试的传统,向市局请示、向国家工商总局请示,终于批下了执照。

    1993年春天,拿到执照,带着钱,原永民把技术买了回来。在海淀区政府支持下,当时的北安河乡批了150多亩地。原永民又通过科源酒家的老顾客、航空工业部退休专家宋国权介绍,聘请了10多位退休老专家组建了自己的技术团队。

    1994年,原永民再次从银行贷款1000多万元,并从南昌飞机制造厂定制了模具回来。1995年,办下了生产许可证。

    1995年5月中旬,北京科源轻型飞机实业有限公司的第一架飞机出厂了!请的当时最好的飞行员试飞。当“蓝鹰”翱翔天空的时候,原永民再次成为新闻人物!

    此后,科源陆续卖出了20多架飞机。

    1996年,科源代表中国前往加拿大参加世界飞艇锦标赛,那是原永民第一次出国。看到国外通用航空产业的高速发展,他无比兴奋:“21世纪的中国,将满天都是人民币!”

    但21世纪来了,却没有预想的那么乐观。通航机场少、空域管制、适航证……各种因素制约,科源飞机的国内订单寥寥,出口业务也无法开展。

    “每天晚上一闭眼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利息就是一个万元户。”巨额银行贷款压得原永民喘不过气,“那段时间过得就跟上吊似的,步步紧。”

    1999年,企业有了转机。

    也是在加拿大,原永民发现,水里有那么多游艇!“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都是相通的。”科学迷原永民说。科源又造起了船,环保游船、执法船,新疆、黑龙江、大连、山西,北京的什刹海、龙庆峡、密云水库,都有科源的船。

    因为造船,科源飞机挺了下来。

    但科源酒家,却在2000年的拆迁中退出了历史舞台。原永民的银行贷款,也以放弃科源酒家的拆迁补偿为代价,彻底还清了。原永民又能无负担地继续自己的飞机梦了。

    2000年,科源飞机终于获批临时起飞点,可以合法试飞了。

    2015年,临时起飞点获批成为海淀机场,这也是北京城六区内唯一一处通航机场。

    此时,从英国留学归来的小原子承父业,他不再执着于父亲执着了半辈子的飞机制造,而是把更多精力转向代销国外小型飞机和为私人飞机提供服务上,利用海淀机场的场地优势,开展飞机展示、驾驶培训等。

    如今,小原活跃在国内外的航展上,了解着最新行业资讯;老原驻守大本营,给儿子做后勤。厂房里一架架科源自主研制的无人机、无人艇,是他的心肝宝贝。

    “通用航空产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小型机场越建越多,连成网络,通航产业的春天即将到来!”站在海淀机场的瞭望台上,看着远处的跑道,原永民的飞机梦,还和25年前一样笃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