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赤城司炉工在北京:不再满脸煤黑
  • 赤城司炉工在北京:不再满脸煤黑

    时间:2018-11-16 08:01:00  来源:千龙网  作者:

    自从十几年前来北京干上供暖这行,赤城人石连有就再没有回家过过年。

    张家口的赤城县,是与延庆、怀柔接壤的京北小县。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来自赤城的务工者逐渐“垄断”了北京冬季供暖中的“司炉工”这一角色。至今,活跃在北京冬季供暖一线的赤城籍司炉工仍有上万人,占群体总数的90%以上。

    司炉工这个听起来颇有些专业味道的称呼,源于供暖行业一线从业者本身的不同分工。在近几年北京市清洁能源供暖取代传统的燃煤供暖之前,像石连有这样的一线供暖从业者都得从“推煤工”干起。“司炉工有技术要求,得参加培训,拿到上岗证了才能干。”石连有说。

    一个推煤工,每天要在锅炉房里推几百车煤,加起来有五六吨重。“把煤推到煤斗里升上去,遇到那种小茶炉,大块的煤还得拿锤砸碎。”回忆起当年的这份生计,石连有连说了三个“又”,“又冷又累又脏。下了班,鼻孔里、脸上都是煤黑,必须洗澡,不然没法睡觉。”

    供暖是季节性行业,而且越是在元旦、春节这些节假日的时候,工作压力就越大。“只要干上这行,就没法回家过年。”62岁的赤城人任风河说。

    “夏天其实也不轻松。”石连有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冬季供暖顺利,他们需要在夏天对供热系统进行认真细致的维护,管道、仪表,都要逐个小区、逐楼地检修,“夏季弄好了,冬季才有保障。”

    随着传统的燃煤锅炉基本退出历史舞台,北京市司炉工的工作环境也有了彻底的改善。石连有和任风河所在的华晟绿地能源公司为平谷区马坊镇的上万户居民供暖,拥有全区规模最大的燃气锅炉房。锅炉房内窗明几净,曾经的恶劣环境已经一去不返。

    公司负责人梁登城是张家口市驻京流动党委书记。过去,很多像任风河一样的司炉工在夏天还是得回赤城老家呆着,正是通过流动党委的平台,他和儿子任国伟才能在同一家公司干上稳定的工作。任风河已经把老伴接到了平谷,今年春节,一家人这么多年第一次过了一个团圆年。

    任国伟当初“子承父业”,干的是维修。不过,现在赤城的年轻人可不比他那时候,虽然环境改善,愿意干司炉工的还是越来越少。

    “环境是好了,但烧锅炉熬人啊。一天三班倒,晚上12点到早上8点的大夜班,人正是想休息的时候,上着还是太辛苦。要是干维修吧,得钻下水道,一钻一身泥,或者喷你一身水。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了。”石连有说。

    用石连有、任风河他们自己的话说,干了这么多年司炉工,他们算是“熬出来了”。石连有多年前就不再直接接触锅炉,现在主要负责收取供暖费;任风河也担任司炉班长,手底下管着几号人。

    虽然熬出来了,责任和辛苦的程度比起当初并没有减轻多少。“推煤工、司炉工都是简单的工作,收供暖费要操心的可就多了。经常要打电话催缴,遇上‘难缠户’,还得上门去做工作。燃气供暖价格更高,把供暖费收上来才有钱去买气;燃气对安全的要求比燃煤高得多,最怕泄漏发生事故,每天早晚都得检测,手机都不能带进操作间;一旦燃气供应紧张,既限量还要保证供暖效果,烧多烧少了都不行。”两人对记者说。

    今年北京市的供暖昨天零时正式启动,而石连有和任风河从10月初开始已经忙了一个多月。设备冷运行、全面检测“跑、冒、滴、漏”……这些初期的工作实际上是最耗费精力的。累归累,比起当初“脸上鼻孔里都是煤黑”的日子,两人还是很知足。特别是每天下班推开家门,家人的微笑和一阵温暖扑面而来的那一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