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新闻 > 北京新闻 > 北京市级决算首次公开绩效评价
  • 北京市级决算首次公开绩效评价

    时间:2018-08-10 07:49:00  来源:千龙网  作者:

    2017年市级财政收入达5316.3亿元,同比增长7.4%;“三公”经费合计支出6.6亿,比年初预算下降28.6%,其中因公出国(境)费1.1亿元、公务接待费0.2亿元、公车购置及运维费5.3亿元……8月9日,北京市2017年市级政府决算对外披露。北京市财政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韩杰,就2017年北京市级政府决算进行解析和说明。

    市级决算四方面内容一并公开

    市级决算报告、市级决算、“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情况、绩效管理情况说明,2017年北京市级政府决算主要包括这四大方面内容,8月9日一并公开。其中,市级决算报告就去年北京市级的决算情况进行综合性报告,总体反映“四本预算”完成情况;市级决算则主要通过13套主表、7套附表及文字说明来反映2017年市级“四本预算”决算情况。

    “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情况的说明,则主要公开了2017年北京市级“三公”经费和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支出的具体情况和变动原因分析;绩效管理情况说明,公开本市市级财政2017年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并将2018年对2017年度4个重点预算项目(政策)开展财政绩效评价的报告,也作为该说明的附件,一并公开。

    非税收入细化公布到四个子项

    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组成。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2017年本市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较高,去年税收收入占比86.1%。“这一占比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二,这也能反映出我市财政收入的高质量。”市财政局副局长韩杰表示。

    除了公开税收的各项目收入之外,此次政府决算报告中,也细化公布了较受大家关注的非税收入专项收入,细化到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费附加、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4个子项。

    “随着公众对非税收入的关注度逐步提高,这一次我们也决定逐步加大非税收入公开力度”,韩杰解释说,其中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两项,是以增值税和消费税的税额作为计征依据,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征收;而教育资金和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这两项收入,则是根据全市土地出让收益,按比例从政府性基金中计提。

    政府决算首晒财政绩效评价

    2017年市级政府决算报告,另一大引人注目的新亮点是,首次选取了4个重点民生领域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予以公开,包括公开了市财政局对市旅游发展委、市规土委、市文化局、市住建委等部门的“北京旅游网2017年内容建设与运营推广”、“北京市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北京市惠民低票价演出补贴”,以及“绿色建筑”4个预算项目(政策)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

    这4个民生项目,按照一定的指标体系,还一一被打了“绩效分”。如“北京市惠民低票价演出补贴”得分84.58,被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民众知晓率仅有6.8%,社会实现效益尚不充分”,以及“绩效目标不明确、可行性论证不够详实、实施方案不够完善”等等;“北京旅游网2017年内容建设与运营推广”、“北京市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绿色建筑”这3个项目的绩效得分,则分别为87.36分、93.22分、84.31分。

    对于首晒财政绩效评价这一新内容,韩杰解释说,由于绩效评价报告对外公开,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是落实《预算法》和《北京市预算审查监督条例》的要求,也是建设高效、责任、透明政府的重要途径,“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加大绩效评价的公开力度”。

    去年,本市就已首次公开部门的自评报告,实现晒账本由“摆数字”向“明绩效”的转变,此次又新公布财政评价报告。自评报告与财政评价报告有何不同?韩杰进一步解释,二者无论是评价主体、内容和结果都不尽相同。

    “财政评价是由财政部门组织开展的,而部门自评由预算部门自主组织进行;评价内容也不同,部门自评主要是针对本部门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财政评价主要是对跨领域、跨部门项目(政策)进行评价,或者是对部门自评项目开展再评价。”韩杰表示。

    多举措“促”三公经费再降三成

    2017年市级政府决算中,“三公”经费总支出6.6亿元,比年初预算降低近三成,其中公务接待费0.2亿元,甚至下降了53.7%,成为一大亮点。

    为何会有如此大幅度的下降?韩杰解析说,今年主要从预算编制、执行、动态监控三方面加强对“三公”经费的管理控制。首先是严格把控预算编制的源头,按照“零增长”的原则,从严从紧编制“三公”经费,“针对公务接待费结余较大问题,2017年将公务接待费的预算安排标准由公务费总额的2%下调到1.5%;今年结合公车运行的实际情况,对相应单位车辆运维费的定额标准也进行了适度下调”。

    此外,在执行环节更加严肃对待,如年度执行中,“三公”经费原则上不予调整,无特殊原因也不予追加,以及年末结余资金也要求统一收归国库,不再结转到下年使用,包括对年底未使用完的加油卡结余资金,也统一进行收回;以及利用动态监控系统,对“三公”经费实行重点监控,发现违规或不规范行为及时提醒和督促整改纠偏等等,这些措施都促使去年本市“三公”经费大降。

    记者观察

    市级决算更“多”更“细”更有“质”

    从2017年北京市级决算报告中不难看出,政府决算公开的内容项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也越来越能体现出花钱的“质量”。首先是“多”。2017年政府决算的公开报表就多达20张,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报表体系,还新增了市级基本建设支出执行情况等报表。其次是“细”。非税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具体公布了地方教育附加、教育资金、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等4个细项,首次公布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甚至细化到了某一个民生部门的某一个项目,如公布了对市旅游委的“北京旅游网2017年内容建设与运营推广”这一项目的财政绩效评价报告。第三是钱花得越来越有“质量”。这主要体现在首次公开财政绩效评价报告,对4个项目的绩效评价显示出本市在对花多少钱、钱怎么花实现公开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了对花钱质量与实效的监督与聚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