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互联网新闻 > 硅谷巨头千亿市值蒸发,科技泡沫要破?创业者该如何过冬?
  • 硅谷巨头千亿市值蒸发,科技泡沫要破?创业者该如何过冬?

    时间:2019-08-21  来源:硅谷洞察公众号  作者:

    市场泡沫 创业 互联网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硅谷洞察(ID:guigudiyixian),作者:LakeDai,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本月 5 号,美国股市简直可以称为“黑色的一天”:不仅遭遇 2019 年来最大跌幅,而且科技公司尤其受到重创:微软、苹果、Amazon、谷歌母公司Alphabet、及 Facebook 股价跌幅均超过 3%,市值总计蒸发 1620 亿美元。其中,苹果股价大跌5.23%,创今年 5 月以来最大跌幅。

    当天芯片股也跌得一片惨淡:英特尔下跌 3.51%、AMD 下跌 4.93%、英伟达下跌 6.45%、高通下跌 3.30%。

    此外,美国债市的表现也让人颇为忧心: 8 月 5 号, 10 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至 1.73%,比三个月期美债收益率居然还低 32 个基点。通常情况下,长期美债收益率要高于短期美债收益率,如果相反,则被视为现在增长将高于未来的迹象 —— 即经济或许会陷入衰退。

    再加上今年 Lyft、Uber 上市后的糟糕表现,以及 Uber、甲骨文、IBM 等公司纷纷在近一两个月大举裁员,不禁让人要问:泡沫会破吗?如果寒冬将至,创业者们又该如何过冬?今天,硅谷洞察就此进行分析,并独家采访硅谷风险投资基金 LDV Partner 合伙人、卡内基梅隆大学理工学院教授 Lake Dai。Lake Dai 在硅谷校区研究生部教授人工智能、区块链、和产品管理的课程。

    十年一个轮回,寒冬要来了吗?

    2000 年互联网泡沫爆发前夕,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对科技公司极为狂热。这里的 “科技公司”,也包括大量业务和互联网完全没关系的公司,只要在名字里加上 “e” 或 “.com”,就能趁势翻倍上涨。

    数据显示,截至 1999 年,39%的风险资本投资都涌向互联网公司;此外,当年 457 个 IPO 中,高达 295 家都与互联网公司有关。狂热之下,技术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在 1995 年到 2000 年间,从 1000 以下一路飙到 5000 点以上。

    但仿佛一夜之间,市场就失去了信心:从 2000 年 3 月到 2002 年 10 月,两年半时间里,纳指从峰值的 5048.62 点蒸发了 76.81%,下跌至 1139.90 点。一批曾经的明星公司倒下了,当然,不少最终证明了自己价值的公司不仅捱了过来,还成为了今天科技领域的领军公司,比如 Amazon、Google、Netflix、PayPal,及国内的网易、新浪等。

    今天的情况和 2000 年泡沫破灭前夕,的确有些相似之处。

    比如科技公司在一二级市场的活跃表现:根据 PwC 和 CB Insights2018 年第四季度 MoneyTree报告,去年,美国公司的风险投资交易额达到 995 亿美元,是 2000 年以来最高水平;且与上世纪 90 年代类似,科技领域并购活动在短时间内有所增加。短期内并购数量的增加可以被理解成经济状况的负面信号。

    另一边,近两年不少科技公司扎堆匆忙上市或准备上市:Instacart、Lyft、Uber、Palantir、Pinterest、Postmates、Slack —— 这些公司里,只有 Airbnb 实现连续两年盈利。而 Uber 上市后的糟糕表现,更让不少媒体干脆直接发文称,担心 Uber 上市会成为引爆下次科技泡沫破灭的催化剂。

    不过也有评论认为,这些公司急于上市或许也是害怕错过“最后一扇窗” —— 毕竟,IPO 市场的承接能力与宏观经济和市场健康关系紧密。近两年,全球经济放缓及政治不确定性,都已经体现在了股市的波动上。

    除了扎堆上市和当年颇为相似,今天一些科技公司的打法,也很有 20 年前的影子。

    早在 2000 年泡沫爆发前,当时华尔街对到底怎么评估一家科技公司的价值,一度感到非常困惑,“烧钱换增长” 的概念就在那时诞生了:“创业一定要挣钱” 变成了对 UV(独立访客)、PV(点击量)、DAU(日活跃用户数量)等指标的追逐,而当年食物配送公司 WebVan、宠物用品公司 Pets.com 这种现在已埋入历史尘埃的公司,就采取了这种 “疯狂城市扩张、广告营销铺垫盖地、融资就是胜利” 的思路。

    令人不安的是, 20 年后的今天,不少科技领域的创业公司还在采取完全相同的打法,尽管盈利遥遥无期。

    上两次的泡沫十年一轮回:99- 2000 年的互联网泡沫、 2008 年次信贷引起的危机,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我们马上要迎来泡沫了?

    恐怕谁也无法给出确定答案,但硅谷洞察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现在,在硅谷不少的交流会议、meet up 上,多家 VC 态度的确趋向谨慎保守,全然不见前两年的乐观激进。“No one knows when the music will stop, but it will stop overnight.”(没人知道音乐何时会停止,但它将在一夜之间突然停止)似乎成了不少人的共识。

    看来无论如何,硅谷将迎来一场改变。作为创业者们,也需要在未知的寒冬来临之前,提早做准备。

    寒冬里的创业者:高筑墙,广积粮

    对于已经创业的人来说,该如何熬过这轮可能来临的创业寒冬?作为一名经历过 2000 年互联网泡沫及 2008 年美国经济低潮的互联网老兵,Lake Dai 建议,创业团队要想在寒冬里存活下来,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尽早规划:调整战略、储粮过冬、精简开支,以及确保团队稳定。

    调整战略意味着需要结合大环境,重新评估未来经济形式对自己所在产业的影响,以及在产业中新机会的萌生。

    寒冬来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自不用说。在 CB Insights 总结的那张著名的 “创业公司失败的 20 大原因” 图里,“钱花完了” 高居初创公司失败原因第二,比 “被竞争对手超过”、“团队成员有问题”、“产品糟糕” 等原因更常见,仅次于 “产品没市场”。

    (创业公司失败的 20 大原因,图自:CB Insights,版权属于原作者)

    对于自身尚缺造血能力的创业公司来说,提早融资、以及保重融资量充足,就显得格外重要。

    VC 资金来自于 LP,例如退休基金、 教育基金、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等。由于经济下行时股市低迷,LP 们(其他规模更小的投资者也相同)在股市波动时倾向于规避风险、把钱放在相对风险更低的投资渠道,因此在这种时候会降低 VC 这种高风险回报期长的投资配置。

    这就会导致有些 VC 融钱难、或干脆就融不到钱。这种情况下,VC 投资会愈发谨慎,这种影响波及到创业者们,需要创业者为过冬尽早广积粮。

    在 2000 年泡沫爆发前夕,互联网股票评估公司 Pegasus Research International 曾为巴伦周刊进行了一项独家研究,该研究显示,至少有 51 家网络公司将在未来 12 个月内花光现金,这是其 207 家研究对象中的四分之一,其中包括 drkoop.com、Infonautics 等多家没撑过 2000 年泡沫的公司。

    此外,泡沫破裂时,想办法稳定军心、留住人才也非常重要。好消息是,伴随泡沫破裂,用人成本也会有所下降。对于大多数创业公司来说,经济蓬勃发展时,薪酬待遇往往难与大厂抗衡,抢夺人才竞争格外激烈,员工成本更高,而且人才流动性更大。而当泡沫破裂,大厂砍业务裁员时,创业公司如果做好了准备,反而更有机会挖来平时难得挖到的人才。

    另外,作为最后一道防线,创业者在泡沫破裂时也需要做好卖掉公司的准备。

    Lake Dai 总结道,对创业者来说,如果泡沫破裂、赶上寒冬,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没有机会。“危机意味着危险与机会并存,而创业寒冬对创业者来说,也是风险与挑战并存、大浪淘沙的过程”。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