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生命医学 > 为何饥饿有时会使人产生恶心感?
  • 为何饥饿有时会使人产生恶心感?

    时间:2019-11-02  来源:新浪科技  作者:新浪科技

    为何在长时间不进食之后,你的身体反而会试图阻止你进食呢?

    为何在长时间不进食之后,你的身体反而会试图阻止你进食呢?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有时饿得太久并不会令人食欲大增,反而会使人感到恶心反胃,这是为什么呢?为何身体在最需要食物的时候、反而会降低对食物的欲望呢?

    在导致该现象的最常见原因中,有一种很容易理解:分解食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期间,胃会不断分泌盐酸。假如长时间不进食,这些盐酸便会在胃中越积越多。胃酸涌到食道中后,就会引发胃酸反流、烧心感和恶心感。

    另一个原因可能与人体判断何时该进食的信号网络有关。这些信号由内分泌系统调节,该系统由脑垂体、甲状腺和胰腺等一系列腺体构成,通过血流进行化学沟通。内分泌系统产生的激素能够为身体提供相应的信息,从而维持体内化学物质的平衡。例如,为了保持健康的血糖水平、支持各色各样的身体机能,身体需要摄入能量。此时,你的胃便会向内分泌系统发送信号、激活激素分泌。而这些激素会告诉大脑:“再多来点卡路里。”或者“这样就够了。”这一过程中会涉及许多种激素,但最主要的两种名叫“胃饥饿素”和“瘦素”。

    胃饥饿素负责产生饥饿感。这种激素最早发现于1999年,此后研究人员发现它在许多重要生理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作用,如肠道运动、胃酸分泌、味觉感知和葡萄糖新陈代谢等等。瘦素的作用则刚好相反,它会与胃饥饿素相对抗,降低人们的食欲。

    此外还有许多种激素与饥饿感有关,但要想使食欲增减保持健康状态,胃饥饿素与瘦素之间的相互抗衡发挥了关键作用。当身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这些激素可以自行调节,大脑每天只会收到少数几次提醒进食的信号。进食后,身体开始分泌瘦素,让你产生饱足感,短时间内不会再想进食。换句话说,当你的身体需要食物时,就会分泌胃饥饿素,让你产生饥饿感并吃东西。等身体不再需要更多的食物时,便会分泌瘦素,让你产生饱腹感,从而停止进食。

    但假如你总是无视这些饥饿信号、饮食不规律,这种化学平衡就可能被破坏。如果太长时间不进食,身体就会分泌更多胃饥饿素,引诱你去吃些东西。胃饥饿素水平上升时,食欲也应当随之增加,至少大多数人都是如此。但也有例外情况,有些人对激素水平的敏感度更高。这种敏感度的变化、再加上其它因素,便会使一些人在极度饥饿时产生轻微的恶心感。但如果恶心反胃的症状较重,可能说明此人患有障碍症。如果你感到恶心反胃、甚至疼痛,就说明你该去检查一下自己是否患有新陈代谢综合征了,包括高血糖、胆固醇水平异常、高血压等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心脏病。(叶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