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技新闻 > 天文航天 >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 从月球到火星,深空探测走向宇宙更深处

    时间:2019-01-22  来源:新浪科技综合  作者:新浪科技综合

    来源:科技日报

    新年伊始,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在月背着陆。随后,嫦娥四号着陆器与巡视器互拍图像经“鹊桥”中继星传回,两面五星红旗在月球背面交相辉映。

    传回的图片显示,嫦娥四号巡视器“玉兔二号”在月背留下了两道清晰的车辙。在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看来,这段“足迹”意义非凡。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步。

    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与巡视探测,首次实现月球背面与地球的中继测控通信……作为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嫦娥四号无疑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未来,中国在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还有哪些部署?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专家。

    探月四期将聚焦月球两极

    自2004年批准立项以来,探月工程先后实施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嫦娥四号等5次任务,实现了“五战五捷”。按照相关部署,到2020年前,探月工程要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目标。

    “‘绕’和‘落’的目标已经实现,预计将在今年年底左右发射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器,到月球正面采回2公斤样品,完成探月工程三期任务——‘回’。” 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介绍,在嫦娥五号完成采样返回之前,我国只有1克来自美国赠送的月球样品,其中半克用来做科研,还有半克保存在北京天文馆。

    嫦娥四号原本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嫦娥三号发射成功以后,中国国家航天局组织国内、国际科学家共同论证,将嫦娥四号作为探月四期的首次任务。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表示,以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深空探测工程全面拉开序幕。

    谈及探月四期工程后续计划时,吴艳华介绍,国家航天局正在组织国内专家对后续规划进行论证,基本明确还有三次任务:嫦娥六号计划在月球南极进行采样返回,到底是月背还是正面,要根据嫦娥五号的采样情况来确定;嫦娥七号是在月球南极进行一次综合探测,包括对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空间环境进行一次综合探测任务;嫦娥八号除了继续进行科学探测试验以外,还要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

    “探月四期任务将主要聚焦月球的两极,对两极区域的探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月球两极可能有大量的水冰资源,另外,两极区域适合建月球基地,也适合做载人登火星的中转站。” 庞之浩分析道。

    火星探测计划一箭三雕

    不只是月球,火星也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重点对象之一。吴艳华透露,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于2020年前后实施。

    “我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将通过一次发射,完成‘绕、着、巡’三项任务,这在世界上是前所未有的,难度之高可想而知。”庞之浩介绍,目前仅有美国“海盗”号火星探测器实现了“绕”“着”,欧洲两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都只完成了“绕”,未能实现“着”。

    所谓“绕”,是指在一定距离的轨道上绕着火星飞行,对火星表面的情况进行普查。“着”和“巡”是指在火星上特定的区域进行着落,让着陆器带着的火星车对火星表面局部地区进行巡视和详查。在较高的技术起点上,尽管一次发射完成多项复杂任务的风险比较大,但如果成功,效益也比较高。

    火星是离地球第二近的类地行星,它的自转轴倾角、自转周期均与地球相近,因此也有四季,只是一季的长度约为地球的两倍。“火星很久以前与地球很像,现在大气稀薄、温度降低,通过探测了解火星的起源和演变,对于研究地球乃至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庞之浩说道。

    在完成火星探测的“绕、着、巡”之后,我国计划在2028年左右发射火星采样返回器。通过对采回的火星样品进行研究,可以了解火星上是否有水、生物、特殊物质等,同时,为载人登火星做准备。

    “火星探测之外,我国科学家也在对小行星探测、木星探测、几星连探等进行论证。深空探测前景十分广阔,对于引领技术进步、促进相关资源开放利用等有着重要意义。”庞之浩表示。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